编者按 加强校情校史教育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了帮助广大新生知校情,明校史,激发他们的爱校之情,本网特辟校情校史教育专题,希望新同学传承“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恪守“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师大校训,在这里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七十春秋,几经变革;唯我师大,相承一脉。”这是原安徽省省长王郁昭先生为安徽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的题词。安徽师范大学八十年校庆时,王郁昭先生又再次题词:“杏坛桃李万千树,一脉相承八十年”。王老为学校的题词,实事求是、一锤定音地厘清了民国时期的安徽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薪火相继、一脉相承的历史传承关系。
清代大思想家龚自珍说得好:“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为师大人,要搞好我们的事业,首先必须了解学校的历史。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她源于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此后经过多次更名、易址,最后扎根芜湖,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安徽师范大学的历史,按时代和校园变迁可分为二个时期:安庆时期和芜湖时期。
一、安庆时期(1928—1949)
安庆时期主要是民国时期在安庆的办学历史。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大是安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开创先河的综合性大学,她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形势需要而创立的。
19世纪后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资产阶级极力要求改革维新。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不良、学术落后,提出“变法之本在教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办学校”。辛亥革命后,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都纷纷创办了大学。1912京师大学堂定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复旦公学创办本科改名复旦大学;1925年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开招本科并于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13年武昌设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1924年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于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26年山东创办了省立山东大学,如此等等,不再赘说。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省立安徽大学也是在上述背景下创办的。
省立安徽大学从1921年开始筹备,几经波折,历时七年,终于1928年孕出硕果。1928年4月10日,省立安徽大学完成筹备,预科班正式开学,142名学生(分为社会科学班和自然科学班)在安庆菱湖百子桥原法政专门学校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一天即为省立安徽大学及安徽师范大学的诞生日、校庆日。同年8月,省立安大设立“文法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0月,96名本科新生入校(中文19人,教育20人,外语2人,法律32人,政治15人,经济8人)。时年39岁的皖籍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刘文典先生被任命为省立安大的第一任校长。他热心教育,爱护青年,重视人才,治校有方,深得教师、学生爱戴。但因保护学生顶撞了蒋介石,遭蒋责难,于1928年12月被免职。
此后,学校又经历了程天放、王星拱、杨亮功、何鲁、程演生、傅铜、李顺卿等多位校长的主政,学校专业设置日臻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29年2月学校析文法学院为文学院和法学院,文学院设中文、外语、教育三系;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系。1929年9月,学校成立理学院,正式招收数学、化学、物理三系理科新生,上述系科从省立安大到安徽师大,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地发展到今天,是目前学校历史底蕴最深厚、最古老的专业。1930年秋,学校在理学院又设立了生物系招收生物专业新生,这时学校形成三院10系的办学规模,学生人数由1929年的131人增至379人。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国内声名远播的学者、大家如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周健人、朱湘、冯沅君、陆侃如、刘大杰等都受聘来校任教,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声望,获得“在京沪一带,仅次于同济”的美誉。1935年,学校增设了农学院,开始招收农艺、农业经济专业学生。
正当学校蒸蒸日上,不断发展之际,不幸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侵占南京后,拟沿江而上进攻武汉,安庆常遭轰炸,省政府办公机关1938年1月13日从安庆迁大别山腹地立煌(金寨),全省秩序大乱。6月,安庆沦陷,安大的学生、教师纷纷离走,校长李顺卿借去重庆教育部催款一去不归。省政府任命农学院院长汪洪法为代理校长负责保管学校财产、物品,后令其将学校图书、仪器、设备等装船运至湖北沙市,拟在那里复学,后因教育部考虑内迁大西南的学校过多,无足够生源就学,决定安徽大学停办,现有学生并入武汉大学。1939年,汪洪法向省政府办理了移交手续。至此,具有10年优秀办学成果的省立安大就此中辍,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恶果。
省政府迁大别山后,安徽还有半数未被日寇侵占的“非沦陷区”高中学生亟需就学,于是省政府在立煌设立临时政治学院,收聚部分流散的原省立安大教师并又新聘一批师资,继续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1941年临时政治学院开始招生,设文史、教育、政治,法律四系,学制一年。1942年临时政治学院改为省立安徽师范专科学校,1943年秋又更名为省立安徽学院,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学院设中文、史地、外语、数学、政治、经济六系并及银行、艺术专修科。安徽学院还在皖南休宁万安镇设立皖南分院,招收银行、财会专业学生。安徽学院是省立安大停办后安徽省高等教育的继续和发展,是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的又一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日寇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安徽学院迁合肥东南临河集租李鸿章家族仓库办学,因条件极差无法教学,半年后迁芜湖赭山南麓原日伪旧军营办学。与此同时,内迁大西南的各大学在抗战胜利后纷纷回原籍复校,省立安大经皖籍学者多方努力并报教育部批准,也开始复校,并改“省立”为“国立”,是为国立安徽大学。1946年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聘朱光潜、陶因、高一涵、叶元龙、杨亮功、程演生等12人为国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朱光潜为主任委员,陶因为委员兼秘书,负责复校事宜。至4月,朱光潜坚辞不就,教育部改陶因为筹委会主任委员。4月20日,在南京教育部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筹委会会议,教育部次长巢县人杭立武出席并致词。会议决定:“国立安徽大学”在安庆原校址复校。5月5日,筹委会由南京迁至安庆办公。6月正式接收校舍,并添建教授住宅及办学设施,组建机构、聘请师资。9月30日,教育部正式任命陶因为校长。11月6日,陶因启用“国立安徽大学关防”(即校印,现藏于校档案馆)和校长印鉴。11月11日国立安徽大学隆重举行了开学典礼,陶因作了《本大学创立经过》的报告。
复校后的国立安徽大学设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四院,内含中文、外语、历史、教育、政治、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化学、教育、农艺、森林12个系,后又增设园艺系及茶叶专修科。1947年上期,国立安徽大学有教职员工307人,学生1100余人。
1948年6月陶因辞职,教育部改任原省立安大校长杨亮功为校长。194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安庆,杨亮功带少数追随者渡江逃往大渡口又转江西(后又随蒋介石逃至台湾)。4月22日,安庆解放。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管会派首席军代表靳树鸿、副代表黎洪模等人来安庆接管了国立安徽大学,学校从此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
二、芜湖时期(1949-2014)
1949年7月,暴雨肆虐,长江洪水泛滥,安庆广济圩溃破,安大校园被洪水淹没,三个月洪水未退,二层以下楼房浸泡在洪水中,学校损毁严重,无法继续办学。军代表向南京汇报后,华东局(时设南京)及南京军管会决定将国立安徽大学迁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国立安徽大学,聘请地质学家广德人许杰为校长。10月,许杰来芜设立安大筹备处,开始接收安徽学院的一切设备。安庆的学校图书、仪器、家具、设备也开始装箱准备搬运。1949年12月4日,国立安徽大学的全体教职工及其家属,携带着除房舍外的全部物品“图书仪器百余箱、家具万余件”,连同农学院养的八头奶牛,乘南京军管会派出的一艘军舰,成建制整体一古脑儿从安庆搬迁到芜湖,芜湖赭山南麓这块宝地就成了国立安徽大学永久的校园,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安徽师范大学。
国立安徽大学迁芜湖,仍沿用原来校名、校牌和印章,设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及文艺(中文、艺术)、外语、史地、教育、法律、经济、数学、物理、化学、土木、农艺、园艺、森林12个系,并招收专科。1952年5月,学校首设党委,项南为校党委书记,戈华为副书记;许杰为校长,方向明、干仲儒为副校长。
国立安徽大学迁芜湖后,经历了四次校牌、校名更变。第一次更变丧失了我们祖传校名—安徽大学,这是由全国高等学校院系专业大调整造成的。解放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学习苏联,进行院系专业大调整。1950年9月,我校的土木工程调到南京大学,1952年,我校法律专业调到华东政法大学、经济专业调到复旦大学。1953年,我校的教育、历史三年级学生调到华东师大。调整后的安徽大学由四院改为二院:师范学院、农学院。1954年,中央高教部通知华东局:安徽大学校名取消,其下属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1954年9月,农学院迁合肥独立建校,安徽师范学院承袭安徽大学的所有财产、图书、物品、人事等在芜湖赭山南麓继续办学。第二次更名初始于1958年完成于1960年。1958年,曾希圣为提高省城合肥的品位,决定成立三所以“合肥”命名的大学。将芜湖安徽师范学院的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调到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组建“合肥师范学院”,将淮南矿业学院搬合肥组建“合肥工业大学”,又从华东师范大学调入一批教师和干部组建“合肥大学”,曾希圣亲自兼任校长。1958年9月,毛泽东视察合肥,曾希圣请毛主席题写“合肥大学”校牌,毛主席认为合肥小城市、没名气,“还是安徽大学好”,于是将新建的“合肥大学”题为“安徽大学”。这样,我校再想恢复“安徽大学”的校名已无可能。时任校党委书记万立誉在无奈之下决定将学校更名为“皖南大学”,恰逢刘少奇1958年10月视察芜湖,万立誉同曾希圣到铁山宾馆请刘少奇题写了“皖南大学”校牌。后经报教育部批准,1960年安徽师范学院更名为皖南大学。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错误地批判、打倒,他题写的“皖南大学”校牌校名被造反派捣毁废除,于是学校第三次被改为“安徽工农大学”,这次更名是“文革”的产物。
第四次更名于文革后期,1970年中国科技大学下迁安徽,省委决定将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园让给中国科大,而将合肥师范学院整体迁到芜湖与安徽工农大学合并,这样,原来从芜湖迁合肥的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又重新回归母体,安徽工农大学成为全省文、理、艺、体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因合肥已阴差阳错地存在着“安徽大学”,老校名已不可能再恢复,学校领导经过考察,决定将安徽工农大学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1972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并请郭沫若题写了校名。安徽师范大学正式定名至今,又历任风雨走过了40多个年头,2005年芜湖师专并入后,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过几代“师大人”的共同努力,今天的安徽师大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安徽师范大学从创办到今天已走过了87年的光辉历程。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学习、了解校史,不仅仅在于追溯过去,目的是在“求真”的基础上,获取学校发展史的经验和教训,传承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从而达到“史言志”和“彰往而察今”的作用。安徽师范大学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所有“师大人”在谈及我们的历史时,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安徽师范大学,“唯我师大、相承一脉”!(文李运明)